通过学习《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》这篇文章,我们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意义。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准则,也为公益慈善组织的廉洁自律和规范运作提供了重要指引。以下结合基金会工作实际,分享几点学习心得:
一、以八项规定为镜,筑牢廉洁从业防线
文章强调“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立下的铁规矩”,这对公益慈善基金会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。基金会作为社会公信力的重要载体,必须将廉洁自律作为生命线,坚决杜绝“人情往来”掩盖下的违规行为。例如,在项目执行中,应严格规范差旅、接待等费用支出,避免以“公益名义”变相搞特殊化;在捐赠管理中,需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向透明可查,防止“微腐败”侵蚀公益初心。
二、作风建设常态化,提升公益公信力
中央八项规定“不是只管五年、十年,而是要长期坚持”,这一要求启示我们:基金会的作风建设同样需要持之以恒。建议从三方面入手:
1. 制度完善:修订内部管理制度,将八项规定精神细化为具体条款,如明确办公经费标准、禁止与利益相关方不当往来等;
2. 常态监督:建立内部审计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监督机制,定期公开财务报告,接受社会监督;
3. 文化培育:通过廉洁教育培训、典型案例警示等方式,营造“崇廉尚俭”的机构文化。
三、聚焦“四风”问题,防范公益领域风险
文章指出“四风是腐败滋长的温床”,公益领域同样存在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等隐患。例如:
· 形式主义:避免“重数量轻质量”的公益项目,如盲目追求捐赠规模而忽视实际成效;
· 官僚主义:防止决策脱离基层需求,应建立受益人参与的项目评估机制。
基金会可借鉴党内“巡堤检修”的做法,定期开展作风问题自查自纠,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、早整改。
四、党建引领公益,强化责任担当
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,基金会也应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:
· 党建融合:将作风建设纳入党支部学习内容,引导党员带头践行廉洁公益;
· 责任传导:明确理事会、管理层、项目团队的廉政责任,形成“一级抓一级”的压力传导机制。
结语:以严实作风护航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
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——都是为了服务人民、弘扬正气。作为公益组织,我们应以“抓铁有痕”的决心,将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机构治理的实际行动,以更严格的自我要求、更透明的运作机制、更务实的工作作风,赢得公众信任,助力社会文明进步。
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八项规定为标尺,在公益实践中常修“廉洁之身”、常思“为民之责”,为推动清廉社会建设贡献力量!
北京仁泽公益基金会
2025-3-26